第(3/3)页 或许,这封捷报虽是假的,却是熞儿想出来的安定金陵城民心的主意。 这样做的话,效果应该会很不错。 免得京师的百姓,整日人心惶惶。 反正只要倭寇平定了,即使今后捷报为假的真相大白于天下,大家也只会夸赞是个安定人心的好主意。 听到朱元璋的话,黄子澄顿时喜出望外。 又忙道:“陛下,还得论功行赏,嘉奖太孙殿下和新军将士。” 他就是想将此事做实。 未来朱允熞战败,再上奏参他。 到时候,这些便都是大罪! 不料,老朱却是一挥手,道:“嘉奖就不必急于一时了吧,待战事结束,再赏也不迟。” 在老朱看来,这丫的明明是假的捷报,用来骗骗金陵城的百姓就得了,嘉奖什么啊! “陛下,朝廷一定要赏罚分明,不可让三军将士寒心啊!”黄子澄连忙劝谏。 老朱双眼微微眯起,道:“若依黄爱卿之意,该给什么奖励呢?” “依微臣之见,此等大功,至少当赏钱千万,新军将士,皆升三级。” 话音刚落,就听得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大喊之声。 “松江府大捷!” “松江府大捷!” …… 一骑快马,从金陵城的街道,向皇宫直冲而来。 骑马之人,一边策马如飞,一边高声大喊。 很快,他便进入皇宫,在宫中侍卫的带领下,一直走到了大殿外面。 进宫以后,仍在高喊:“松江府大捷!” 声音直入大殿。 朱元璋脸色霍然一变。 他从龙椅上走了下来,快步走到殿外。 文武百官,都匆忙跟在身后。 殿外的台阶下,送捷报的锦衣卫单膝跪地:“陛下,松江府大捷,太孙殿下率五百新军,长驱直入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趁倭寇和反贼无备之时,杀入松江府城。” “倭寇以为天兵天降,四处奔逃,被新军堵住城门,于城中剿杀,俘虏无数。松江府城,已经收复了。” 他双手捧上捷报,举过头顶。 满朝文武官员,包括老朱在内,都被这个消息震得惊骇当场。 朝廷准备调集的五万平乱大军,才刚刚出发,都还没有抵达呢。 松江府城这么快就收复了? 黄子澄更是一阵眩晕。 难道之前那份捷报,不是假的,而是真的? 毕竟,战报可以做假,但战线却不会说谎。 一名将军领兵在外面出征,今天上报打了一场胜仗,歼敌多少多少,明白又上报打了什么新的胜仗,歼敌多少多少。 这些都不能当真。 因为里面的水份很大。 毕竟,朝廷也很难核定真假。 唯一可以验证的,就是看斩了多少颗人头。 也因为如此,很多军队打不赢敌军,就砍老百姓的人头,拿去冒领军功。 这种事,历朝历代,皆是数不胜数。 虽然一旦被发现,就是死罪,却一直屡禁不绝。 至于没有上交人头,无法查证的胜仗,那纯粹看前线领兵将领的一张嘴,想咋说咋说。 反正也没几个人会真的相信。 夸张一点是非常正常的,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。 可战线不一样。 收复了城池,那就是收复了。 造不得假。 但凡前线领兵的将军脑子没有进水,都不会在这上面瞎说。 毕竟,这是随便一查,就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的事情。 后世有一句笑谈,叫“歼敌一亿,胜利转进”。 说的就是前线捷报频传,胜仗一个连一个,但又不断丢城失地的荒唐事。 朱允熞可能随便瞎编一个打了胜仗的故事,上报朝廷,给自己争功。 可松江府城有没有收复,那绝对是实打实的。 被这个消息惊得呆滞当场,回过神来的黄子澄还是难以相信。 他猛地快步上前,走下台阶,怒斥道:“你可知假报军情,欺君罔上,该当何罪吗?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