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是什么狗屁玩意儿? 太它娘的屈辱了! 简直是跪在地上求着人议和! 再想想那澶渊之盟上的内容都是什么,赵匡胤觉胸膛都要爆炸了! 那个畜生生的儿子,也是一样的畜生! 哪有这么办事的?! 当真是辱没祖宗! 又想到自己不是他的祖宗,心里有多少好受一些。 但是再念头一转,想到自己辛苦所得到了江山,居然被这样的货色给糟塌成了这个样子。 又变得更气了。 只恨不得将他们这些人,都给劈的粉碎! 就没见过这样畜生的人! “辽国那边,很快就撕毁了盟约,今后肯定不会遵守吧? 只怕这个口子一开,今后便会是无休止的征战。 大宋会被不断的放血……” 劈了一会儿桌子的赵匡胤,喘了几口粗气之后。 望着韩成又一次出声询问。 在他看来这是一定的! 这样的盟约,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。 今后大宋别想安生! 辽国那边,绝对会欲壑难填! 会一次又一次的以各种理由来动手! 毕竟这宋朝看起来太软弱了! 韩成摇了摇头道:“没有,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,宋辽之间,实现了百年之和平。 结为了兄弟之国。 辽宋之间互通使者,高达三百八十多次。 辽朝边地发生饥荒,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。 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,辽圣宗‘集蕃汉大臣举哀,后妃以下皆为沾涕’。 辽朝每次派遣使者出使宋朝,宋朝也会给辽使赠送大量礼物……” 赵匡胤又一次懵住了,这结果还真是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。 在他看来,这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罢了。 结果他们倒还真的遵守…… 赵匡胤被彻底的整不会了。 以至于,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不正常。 要不然,怎么和宋辽之间的操作,格格不入…… “那……是不是缔结了盟约之后,大宋这边励精图治,用钱买来和平。 然后厉兵秣马,准备着进行反攻?”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之后,又想起了一个可能。 便再次进行询问。 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别管今后打赢打不赢,他都觉得比较能够理解。 这就跟唐太宗李世民,当初干的事差不多。 和突厥签订白马之盟,看似屈辱,却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 然后疯狂的卧薪尝胆,再过几年之后,就成功翻盘,一雪前耻。 真要这样的话,那也能够理解。 但是……想想韩成他们之前所说的,大宋一直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。 并且再看看赵恒那懦弱无耻的样子,他也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。 但终究还是想要再问上一问。 万一是真的了呢? 他都不奢求大宋把幽云十六州给拿回来了。 只想着他们能不丢人,也就是了。 但韩成接下来,却把他的这仅有的希望都给弄没有了。 “这澶渊之盟提出之后,宋朝卧薪尝胆之类的全都没有。 赵恒以及大宋的众多人,确确实实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事。 并为此庆幸不已,进行祝贺。 澶渊之盟签订后,赵恒以为这是一桩,值得自豪的功业,很是得意……” “砰砰砰砰……” 韩成这话说出之后,赵匡胤忍不住又一次握着斧头,疯狂的劈砍了下去。 他是真被气到了。 丢人! 真丢人啊! 劈砍了一阵儿之后,忽然又想起这人,可是封禅过泰山的人? 顿时就又变的有些期待。 他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,准备接着问韩成。 说不定接下来,还有一些惊喜等着他。 这人在这上面,看起来很是懦弱。 但是,或许在别的一些地方,能够做出一些非凡的成就来。 “澶渊之盟所给的钱财看起来很多。 其实,若只算经济账的话,大宋这边看起来还是赚的。 因为所给的岁币,只占和辽国对战的百分之一左右。 而且,澶渊之盟后,宋辽两国进行做生意,也是大宋这边获得的利润多……” 韩成说着,摇了摇头。 “但是,有些时候账不是这么算的,也不能只算经济账。 还要算一些别的账。 反正……这事儿耻辱也是真的耻辱。” 听到韩成这话,朱元璋等人都是纷纷的用力点头,表示韩成说的非常对。 这哪里是耻辱? 简直不要太耻辱! 按照朱元璋的性子来看,这个时候就算是勒紧裤腰带,也要给它娘的打上一场! 把他给打废了再说? 至于钱,可以后面再赚! “当时除了辽之外,还有一个事情,还是需要着重的提一下,那就是党项人。” “怎么了?他们也攻打我大宋了?” 赵匡胤闻言顿时显得有些吃惊,望着韩成出声询问。 韩成点头道:“对,不仅仅是攻击了,党项人那边后面还直接建了国,号称夏。 史称西夏。” 什么玩意儿?! 赵匡胤宛若挨了重击。 这话说出来之后,对他的刺激是真大。 对于这个党项李家,他自然是很清楚的。 是唐朝时的节度使。 五代十国时,中原这边各种的纷乱。 没有波及到他们那一家。 至少大范围上没有。 所以,那里一直都被他们李家所控制。 但是他们那边虽然实际上拥有着很大的自治权,但终究没有建国。 而且,也一直向中原王朝这边称臣。 最起码在法理上面,属于中原的。 五代十国那么乱,李家都没敢建国,从中原正统这边脱离出去。 结果到了自己大宋这边统一天下,反而又让他们要从中原这边脱离。 这都是些什么事儿? “太平兴国五年十月,李继筠卒,因子幼不得嗣,以其弟衙内都指挥李继捧嗣为留后。 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,情况有所变化。 夏州李氏政权内部,因继承问题发生内讧, 银州刺史李克远与弟克顺等率兵袭击夏州。 被李继捧处死。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,李继捧从父、绥州刺史李克文上表宋廷,要求令继捧入朝,免生变乱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