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八七、审稿(下)-《史上最强大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总之,主打就是一个不对味!

    徐生洲突然感觉第一篇论文的作者还是很诚实可爱的,至少人家很坦诚、知道藏拙、不故弄玄虚,不是吗?像第二篇论文,即便徐生洲发过“四大”、攻克过冰雹猜想,依然有如老虎咬——无处下口。老师不怕教没学会的学生,但怕教半瓶子水咣当的大聪明。

    斟酌再三,无计可施的徐生洲最终只能痛下杀手。

    直接拒稿!

    接下来是第三篇。

    徐生洲都不用读第二段,就知道论文作者应该是个二三流大学数学专业的研究生,行文措辞都很稚嫩,习惯于引用那些来头很大的名家观点,却不能给出自己的评断。很容易让人想到他费尽千辛万苦,好不容易读到研二、研三,本专业的很多知识都还没学明白,脑袋里对于如何开展研究一片空白,但是临近毕业,学校对发表论文的数量有要求,只能东拼西凑一篇出来,投给中文核心期刊试试运气。

    徐生洲很想给出毒舌但客观的审稿意见,比如:

    “文章里的漏洞,比渔网袜的洞洞都多!”

    “建议作者从高等数学第一册开始重新学起。”

    “你写这样的论文,既是浪费自己的时间,也在侮辱审稿饶智商。”

    但到最后,他在拒稿的同时,还是就作者论文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两页纸的勘误,并建议他认真读读拉维·瓦基尔《代数几何基础》的前四百页,至少不会再犯那么多的错误。

    审完了三篇稿件,徐生洲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,瘫坐在椅子上一动都不想动。

    想想很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,动辄要带三届六、七个研究生,其中难免会有几个这样无心科癣只求学位的佛系学生,老师该多心塞?

    还有,自己是不是有点冤枉石新科了?

    没准儿石新科这样的学生,才是现在国内数学专业研究生的常态吧?

    正胡思乱想间,邮箱里忽然收到来自《acta.math.》编辑部的一份邮件。徐生洲顿时浑身一激灵:这么快?就凭论文的难度,没道理不到两周就返回审稿意见啊!难道是被拒稿?!

    果然是“请看剃头者,人亦剃其头”啊!


    第(3/3)页